羡余是什么意思?

词条 羡余(羨餘)

拼音 xiàn yú

注音 ㄒㄧㄢˋ ㄩˊ

羡余是什么意思

羡余
基本解释

羡余 xiànyú

[present additional taxes to the emperor regularly] 封建时代地方官吏向人民勒索来定期送给皇帝的各种附加税

蔡京又设法搜求羡余钱粮,以助供应。——《小五义》

-----------------
国语辞典
羡余xiàn yúㄒㄧㄢˋ ㄩˊ
  1. 盈余的赋税。《新唐书.卷一六六.令狐楚传》:「方营景陵,诏楚为使,而亲吏韦正牧、奉天令于翚等不偿佣钱十五万缗,楚献以为羡余,怨诉系路。」唐.白居易〈秦中吟.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

羡余的其它解释

  • 羡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iàn yú,英文翻译是present additional taxes to the emperor regularly;redundancy;Admired。古代意思是封建时代地方官吏向人民勒索来定期送给皇帝的各种附加税。现代汉语意思是,某一个语言组合中有多余的成分而不视为“赘疣”,称为语言的“羡余”现象(“羡余”即“余剩”)。
  • 羡余的造句

    1、最后论述了羡余定语在语用上的作用:补足语言结构形式和突显话语焦点。

    2、今诸路转运司以逐州实约之费无多羡余,其间年岁有凶歉,则必蠲除;朝廷有要索,则必应副。

    3、另一类如上海话和矾山话的升调,所包含的两个直线调段只有后部升调段起辨调作用,前部平调段是调长的羡余特征。

    4、淮安贪污羡余和赈款的旧例遂止,天下闻者皆称快。

    5、因其结构中的否定词可有可无,有人称其为羡余否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