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势是什么意思

词条 余势(餘勢)

拼音 yú shì

注音 ㄩˊ ㄕˋ

余势是什么意思

余势 yúshì

[wash] 精神运动或社会运动的余波

很难知道将保持下去的可靠的成就有多大,也很难知道舆论的余势有多强

余势的其它解释

  • 余势,很难知道将保持下去的可靠的成就有多大,也很难知道舆论的余势有多强。
  • 余势的造句

    1、清代顺康年间,清廷查剿反清复明残余势力,谭啟鸾携眷属潜来彭水下塘口,隐居在张帮墨家。

    2、名在糯康老巢缅甸大其力生活数十载的商人告诉记者,糯康虽已落网,残余势力仍在,“杀害中国船员,糯康是代罪羔羊,幕后还有指使者”。

    3、明历314年春,随着蓝龙军的溃败,叛乱势力基本扫清,逃往海上的残余势力也被南洋水师聚歼。

    4、在白狼山歼灭乌桓主力和袁尚、袁熙残余势力,斩蹋顿及名王以下10余人,俘虏20余万人。

    5、我军正在追剿敌人的残余势力。

    6、的一声闷响,二刀相交,如中败革,那汉子手中尖刀被拦腰斫断,英吉沙短刀锋利无比,余势不衰,插入那汉子的胸口,直没至柄。

    7、的把握,其余势力还不了解苏七,自然不会贸然出手,且他们也想等另外一个势力率先动手,好坐收渔利。

    8、明历春,随着蓝龙军的溃败,叛乱势力基本扫清,逃往海上的残余势力也被南洋水师聚歼。

    9、同时,兀良合台1257年冬虽自大理攻降安南,因先锋彻彻都违律失期,安南兵败后残余势力逃入海岛,蒙古军一举平定安南计划流产。

    10、字长剑与两把钢叉碰撞在一起,钢叉只抵抗了一下,就碎裂成了两半,长剑余势未消的砍在了两人的身上,在胸口划出一道惊心夺目的伤痕,跌到了地上。

    11、刘偏将是第一个冲进树林的人,当然,也是第一个飞出来的人,一支弩箭在他惊呼出口之前便从他张开的大嘴中刺入,劲弩的余势带着他的身体倒飞了出来。

    12、可恶的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文革余孽,继续煽动和蒙蔽无知青年,这帮林彪、四人帮的残余势力,极左份子,才是中国人民的大敌。

    13、工地上在议论,说什么地主残余势力,听见你是抗美援朝的步机枪手,又是擒拿格斗的高手,都闻风丧胆了,再也不敢来仓库造次行事嘞。

    14、在此期间,塔利班的残余势力慢慢重整旗鼓,开始准备发动大规模叛乱,最终暴动爆发于2006年。

    15、同时网罗日伪残余势力武装,收编加委派,配合国民党军队向我解放军和民主政权猖狂进攻。

    16、大明开国初始,他并未就此安享太平,还在风沙弥漫的北方扫荡蒙元残余势力,竭尽忠诚。

    THE END